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二、课程变革 2006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9月,根据十七大精神和教育部的规定,将原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更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来开设,共计8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教育部统编最新版(2021年版)教材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占7章,正好为教材内容的一半章节。在教育部教指委编制的专题教学指导意见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24个专题中的15个。 根据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各高校须单独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并为此单独设立专门的教学基层组织。于是原“概论课”发展成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课,在原“概论”教研室基础上整合学院资源分别设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本课程为课程新设以后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已不在本课程中做系统讲授,共计3个学分,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部分2个学分,32学时,实践教学部分1个学分,16学时。 三、课程内容结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按照2021年版统编教材和教育部教指委指导意见,该课程的内容体系由1个导论、两大部分、7章、9个专题组成。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第一专题)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二专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专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四专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五专题)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集中介绍理论成果的形成、内容和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第六专题)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第七专题)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八专题)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第九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