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就是要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包括课堂实践、社会调查和参与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虚拟实践等多种形式。一是课堂实践。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答。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采取课堂辩论赛、课堂讨论、课堂表演等形式,以求变静态的知识接受的过程为动态的知识的内化过程。二是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实践。这种社会调查是对模拟课堂实践所讨论的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具体做法是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参观、访问、调研等活动,形成心得体会或专题调研报告,以便加深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三是网络虚拟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在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参与话题讨论,观看网站精选的相关视频、音频材料,下载或在线阅读网站提供的经典著作,参观网络虚拟展览馆等方式,弥补现实实践的不足,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使教学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力图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外化为自身良好行为习惯。从而较好地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增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奠定良好基础。三是改变学生因对该门课程的枯燥而产生的畏惧感和无聊感,以缓解其厌学情绪,从而真正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的问题。